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riting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riting. Show all posts

Tuesday, May 15, 2007

Four keys to improving English papers

  • rephrasing the sentences to make more senses to native speakers,
  • correcting grammatical mistakes,
  • adding vocabulary to enrich the texture of the article, and
  • improving the quality towards standards of scholarly expositions.

Saturday, May 5, 2007

沒有國文,就沒有論文

常常為期刊審查論文,有一種稿件最好處理,可以放心馬上加以 Reject,那就是格式錯誤與文字不通,例如明明是論文可是卻像投影片,文章段落支離破碎,還有文字用法不對,顯示論文是菜鳥寫的,剛進入研究領域不久,回去修練個幾年再來不遲。以下文字表述方法,可能也是學生共通的毛病,或許同學們太久沒修國文課了。

寫論文不是散文隨筆,應該以戒慎恐懼的心情來寫,一句沒有根據的推論,一段過於武斷的臆測,出版印刷後,都可能自曝其短,而且誤導一些讀者,豈可不字字推敲斟酌?

同學寫道:
我們在想出此架構之前,研究了全球前十大最會
1 使用科技的非營利組織的介紹網站,發現幾乎所有網站都以 Web2.0的形式呈現,其中更有二分之ㄧ的組織有用2 部落格,讓我們 肯定3 此種科技可以運用到台灣的非營利組織上;在個人方面,我們也看到國外的社會義工4 會用部落格、維基百科、 YoutubeWeb2.0的科技,更趨使我們Web2.0的科技帶給台灣的就業輔導系統。

修改後

我們研究了全球前十大最善於使用科技的非營利組織的介紹網站,發現所有網站都以 Web2.0的形式呈現,其中更有二分之ㄧ的組織使用部落格,讓我們 進而思考Web 2.0運用到台灣的非營利組織上;此外,我們也看到國外的社會工作顧問與專業訓練人員運用部落格、維基百科、 影音分享平台 Web2.0科技, 進行有效率的經驗分享、概念傳播與資訊保存 5 更趨使我們6 Web2.0科技 引介到台灣的精障者就業輔導系統。


註解

1 "最會"是口語,文章中改為"最善於"

2 口語寫法。

3 "肯定"過於武斷,改為"進而思考"較佳,因為你還沒完成計畫以前,無法肯定Web2.0一定是對的。

4 "社會義工"是過度簡化的說法,實際上為" 社會工作顧問與專業訓練人員"。

5 應該闡述Web2.0的優點,而不是人云亦云。

6 "把Web2.0..."太過口語,改為"將Web2.0..."

Sunday, February 11, 2007

Do blogs improve research?

我們研究室的部落格, 比較熱絡的有

Sky 看了Prof Jahui我們的研究部落格 覺得非常驚訝, 每一位研究生都有每日工作部落格.
到底每日寫研究日誌有意義或是有幫助嗎?

Berstein 曾寫了以下關於 Do Blogs Improve Writing? 的看法:

  • Frequent writing improves writing.
  • Writing for an audience improves writing.
  • Writing that matters improves writing.
  • Writing on computers improves writing.
個人深表同意.除了常寫多寫可以提升寫作能力外,
寫研究日誌可以整理思緒, 無形中釐清我們對事情的看法,知道我們懂了哪些,還有哪些不懂.
這是一種透過書寫展現出的反省力量, 因此用文字整理一天下來的研究工作, 絕非無意義的反芻或時間的浪費, 這是對今天所有努力的交代, 也是為明天工作方向的熱身.

在書寫的過程中, 我們加深了對今日所學所思的烙印強度,也是給自己再一次改進甚至是發亮的機會, 因為經過一天下來, 也許當下未能解決的問題, 或是蘊釀中的靈光, 在紀錄與回顧的過程中產生了機轉, 因為大腦的下意識或許一直在幫我們找答案找靈感, 而書寫中與自己再次對話正好創造了一個機會.

就溝通與研究團隊的角度, 工作部落格也非常有用. 像是我與 Sky 的 weekly meeting 都很短, 因為 Sky 已經把他的研究發現與進度寫在 sky blog, 所以我幾乎隨時知道他做了什麼, 也盡量可以回應或建議. 所以到了 meeting 時間反而沒事了, 我很喜歡這種團隊合作方式. 如果每個禮拜才能知道過去一周我的研究生發現了什麼, 我豈不錯過即時去分享哪種成功的樂趣呢?